资讯动态  \   东莞聚焦当前就业重点难点问题实施“稳就业十六条”

东莞聚焦当前就业重点难点问题实施“稳就业十六条”

东莞聚焦当前就业重点难点问题实施“稳就业十六条”

  广州日报讯(全媒体记者李直建)日前,广东省东莞市结合实际对现行稳就业政策进行优化调整,出台实施“稳就业十六条”。

  东莞“稳就业十六条”统筹高质量充分就业要求和就业形势需要,聚焦当前就业重点难点问题,全面对标上级要求,同时梳理现行稳就业政策,并融入实施国家公共就业服务能力提升示范项目的新探索措施,围绕扩大容量、提升质量、青年就业、民生兜底、效能提升,提出5方面16项政策措施。

  扩大就业补贴政策覆盖面

  东莞市延续实施阶段性降低失业保险费率政策至2024年底,同时将企业可享受的就业补贴政策,同等适用于符合条件的以单位形式参保的个体工商户,提高惠企政策覆盖面和可及性。强化重大项目和重点企业用工支持,充分挖掘以工代赈带动就业潜力,深入实施重点企业用工保障行动。鼓励金融机构开展就业创业金融服务,落实个人最高50万元、小微企业最高500万元的创业担保贷款政策,首次贷款由财政给予全额贴息,允许确有需要且符合条件的创业担保贷款借款人按规定申请展期还款。

  发挥创业带动就业效应,鼓励高校毕业生、农民工等重点群体参加各类创业培训,新增港澳青年创新创业基地考核奖补,举办全市性创业大赛系列活动,激发创新创业活力。强化多元就业形态培育,鼓励用人单位积极设置面向育儿妇女的“妈妈岗”,对经认定的省级“妈妈岗”就业基地给予奖补,并按每人每月600元标准给予社保补贴。

  拓展“南粤家政”线上线下就业服务,优化“市高技能公共实训中心+分基地”公共实训体系,设立技能大师工作室,推进“产教评”技能生态链建设。形成适应制造业当家的技能培养模式,打造“技能培训人人享”品牌,让每一位在莞、来莞人员都能得到技能培训、技能提升。

  开发600个公益岗位

  根据“稳就业十六条”,东莞市对招用毕业年度及离校2年内未就业高校毕业生、登记失业的16~24岁青年的企业,按每招用1人1000元的标准给予补贴;就业见习期未满签订劳动合同可给予剩余期限见习补贴。“大湾区青年就业计划”生活补助提高至每人每月2000元。对来莞就业本科高校毕业生给予最高1万元“创梦东莞”计划综合补贴。同时,鼓励引导基层就业,继续实施“三支一扶”计划等行动。原则上2023年所有社区工作者新招聘岗位全部向高校毕业生开放。

  支持国有企业扩大招聘规模,确保全省国有企业新招用高校毕业生规模不低于去年。稳定机关事业单位岗位规模,公务员考试录用人数不少于500人、面向高校毕业生招聘的事业单位工作岗位不少于5000个。

  强化失业人员就业帮扶,对2023年1月1日后招用登记失业半年以上人员的企业,按每招用1人1000元的标准给予一次性吸纳就业补贴。另外,依托“就莞用”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加大就业困难群体的发现和服务力度。在全市开发600个有效公益岗位,按规定兜底安置就业困难人员等群体。

  优化“就莞用”服务体系

  “稳就业十六条”还提出,优化“就莞用”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加强各类重点群体的就业服务,开展企业用工调查并提供科学用工指导服务。强化“就莞用”广场(零工服务点)运营,对镇级零工市场(服务点)给予一次性10万元资金支持;在有条件的社区(村)建设运营“就业驿站”。

  与此同时,推动公共就业服务向高校校园延伸,扶持在莞高校建设就业创业E站,一次性给予5万元建设经费支持;每年对考核合格的E站,按服务数量和能力给予10万或15万元奖补。持续开展各类校企洽谈、莞聘夜市等品牌活动,助力莞企、高校毕业生精准对接。

相关新闻

  •     广东省家政服务条例解读2023年3月30日,广东省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广东省家政服务条例》。条例共25条,就适用范围、政府及有关部门职责、综合管理服务平台、家政服务码,以及家政服务机构、家政服务人员、家政服务消费者权利义务等内容作了规定。条例将于2023年7月
  •     首届粤港澳大湾区服贸大会乘风而来“十四五”时期,持续推进服务贸易改革、开放和创新,对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和现代化经济体系意义重大。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创新服务贸易发展机制,发展数字贸易,加快建设贸易强国”。粤港澳大湾区是我国开放程度最高、经济活力最强、创新能
  •     把优质普惠公共服务送到“家门口”居家养老的老人吃饭、洗澡、拿药,谁能来帮忙?父母白天都要上班,家中孩子谁来管?需要家政等便民服务,上哪找物美价廉可信赖的?很多人在生活中都会遇到类似的困扰。民有所呼,政有所应。日前,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国家发展改革委《城市社区嵌入式服务设施建设工程实施方案》(
广东省家政服务公共平台
地址:中国广州天河路351号广东外经贸大厦
客服:17302070026
版权所有:广东省商务厅
技术支持:数字广东网络建设有限公司
粤ICP备15020010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