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动态  \   推进居家养老建设,让老年人老有所乐

推进居家养老建设,让老年人老有所乐

推进居家养老建设,让老年人老有所乐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人们养老观念的转变,居家养老已成为我国最主要的养老模式。近日,《居家养老上门服务基本规范》国家标准(GB/T 43153-2023)发布实施,这是我国针对居家养老上门服务发布的首个国家标准,将为居家养老上门服务内容、组织实施条件及相关流程要求等提供基本指引,进一步推动居家养老服务标准化、规范化、专业化。

  居家养老是一种符合我国现实需要的养老模式,家是温暖的港湾,是情感的寄托,是每一个人的根基和归宿。伴随人口老龄化日趋严重,居家养老群体越来越大,如何提高养老服务水平,提升老年人幸福生活指数,一直以来都是一个热点话题。

  加快培育市场主体,让老年人享受专业的服务。当前,居家养老服务市场主体还处于“小乱散”阶段,供需关系未能完全建立起来,导致老年人找不到便利性、普惠性、专业化的养老服务,特别是一些居家失能失智老年人,长期得不到专业上门服务,生活质量实在不高。因此,摆脱以往极度依赖政府,培育一批养老服务市场主体,将专业机构养老服务搬到老年人家中,势在必行。要坚持以老年人养老服务需求为导向,以街道社区为阵地,引入专业养老服务主体,网格化管理分析片区老年人身体状况、收入水平、服务需求等,为每一位享受服务的老年人建档立卡,制定个性化的服务清单。建立严格的进入退出机制,出台价格指导、施行服务监管,积极引导社会资本进入养老服务业,充分激发养老服务市场主体活力。

  丰富社区文化活动,让老年人感受生活的快乐。老年人生活半径不大,基本都在社区邻里之间,闲暇日常大多都在聊天、打牌、看电视,习惯在家带孩子,偶尔也外出,生活比较单调。丰富社区文化生活,提供多样化的文体服务,有助于让居家老年人在社区找到属于自己的乐子。要不断丰富文化供给,积极拓展服务覆盖面,通过搭建有本地特色的文化服务载体和平台,链接老年大学、戏曲协会、棋类协会等社会组织,开展诸如舞蹈、太极、戏曲、书法、象棋等老年人群喜爱的文体活动,能够激发更多适合老年人的文化新动能,提升老年人养老生活幸福指数。

  有效激发社会组织,让老年人找到自己的圈子。自“共同缔造”工作深入推进以来,社会组织在社区治理的作用日益凸显,逐渐担负起缓解社区压力、纾解养老难题、推动社会治理的责任。要进一步激发社会组织活力,提升社会组织专业性和自主性,让社会组织全面参与到养老服务活动中来。积极引导社会组织与街道社工站结对共建,利用邻里间相互熟悉的优势,针对性的满足老年人需求,开展老年人巡视探访、居家适老化改造、发展互助养老等方面服务。通过树立典型、通报表扬、成果展示等方式,对服务成效显著的社会组织进行表扬,持续提升其主动参与的积极性,不断建强为老服务力量。

  家中老人安稳养老是家庭幸福美满的重要音符。通过规范养老服务、丰富文体活动、引导社会多方力量等措施来满足老年人日益增长的对美好生活的需求,才能真正做到与时俱进,革故鼎新,不断增强广大老年人居家养老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相关新闻

  •     广东省家政服务条例解读2023年3月30日,广东省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广东省家政服务条例》。条例共25条,就适用范围、政府及有关部门职责、综合管理服务平台、家政服务码,以及家政服务机构、家政服务人员、家政服务消费者权利义务等内容作了规定。条例将于2023年7月
  •     首届粤港澳大湾区服贸大会乘风而来“十四五”时期,持续推进服务贸易改革、开放和创新,对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和现代化经济体系意义重大。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创新服务贸易发展机制,发展数字贸易,加快建设贸易强国”。粤港澳大湾区是我国开放程度最高、经济活力最强、创新能
  •     把优质普惠公共服务送到“家门口”居家养老的老人吃饭、洗澡、拿药,谁能来帮忙?父母白天都要上班,家中孩子谁来管?需要家政等便民服务,上哪找物美价廉可信赖的?很多人在生活中都会遇到类似的困扰。民有所呼,政有所应。日前,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国家发展改革委《城市社区嵌入式服务设施建设工程实施方案》(
广东省家政服务公共平台
地址:中国广州天河路351号广东外经贸大厦
客服:17302070026
版权所有:广东省商务厅
技术支持:数字广东网络建设有限公司
粤ICP备15020010号-6